推荐 财新,专栏

中美贸易谈判“等等看”

本文阅读 7 分钟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19年第30期 出版日期 2019年08月05日

文丨金刻羽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副教授

  那些希望中美能够在短期内达成贸易协议的人,需要沉下心来静静等待。一场成功的谈判往往要求谈判双方都理解彼此的视角。

  当前,中国对美国打压、阻止中国崛起的意图已深信不疑。这或许并不只是基于商业和经济考量,可能也是源于文明间的敌意。

  中美领导人6月底在日本大阪G20峰会上达成共识、7月初谈判重启后,中国在这场经贸争端中的总体策略是趋于冷处理。中国人已经意识到,在中美经贸争端早期,急于达成协议让中国显得脆弱,更易招致进一步攻击。

  如今,中国已经见识到特朗普政府在谈判中的得寸进尺:今年5月,中国在上一轮的谈判中做出一系列让步,美国依然威胁要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即便当前中美经贸谈判再度重启,已加征关税也仍未取消。

  中美贸易争端中,中方可以采取“等等看”的观望战略,这是基于两个判断:

  第一,特朗普总统对多国挥舞关税“大棒”及其好战行为,有可能对美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迫使其在2020年下半年美国总统大选前做出一定程度的回撤。

  第二,近期特朗普宣称,美国在与墨西哥谈判中大获全胜,充其量不过是一场作秀,目的是为了缓解日益加剧的市场不安。最新达成的“美墨协议”几乎完全基于此前所达成的协议。那些所谓的墨西哥让步,只存在于特朗普的推特中。无论如何,市场普遍存在的不安情绪随时可能迫使美国改变强硬立场,中国没有理由急于做出让步、息事宁人。

  更重要的是,鉴于中国领导人怀疑特朗普政府的真实意图在于打压中国经济,而非最终达成协议,中国应该为经贸谈判再次破裂做好准备。

  中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对冲手段,来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对经济造成的冲击,这也带来人民币一定程度的贬值,部分抵消了美国加征关税对中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国内,一种并不罕见的看法是,美国在贸易、加征关税方面拥有的优势,会被中国面对外部压力、做出短期牺牲的意愿抵消。在上世纪80年代美日贸易冲突的历程被普遍传播后,这样的看法得到进一步强化。

  《孙子兵法》有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多年来,中国决策者一直在持续关注美国国内政治动态,也清楚知道特朗普正在利用美国社会中根深蒂固的对华恐惧情绪。

  因此,在中美经贸摩擦长期化的背景下,需要的不仅仅是调整国内经济政策,做好自给自足的准备,中国还需要结交新盟友,安抚昔日的敌人。

  当前,中国正在尽力改善中日关系。多亏了特朗普,中俄关系也在变得更加亲密。若没有俄罗斯领导人的默许,横跨欧亚大陆的“一带一路”倡议很难全面推进。中俄合作进一步加深的标志之一是,俄罗斯一条原本通往日本的天然气管道现已改道通往中国。

  当前,西方自由主义备受怀疑,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国家经济复苏缓慢,个别人群的预期寿命甚至有所下降,人民生活水平停滞不前,传统的西方联盟已经瓦解。中国也在持续关注时势变化。

  然而,中国也不可能完全放弃与美国的经贸联系。在某个时间点,中国还需要对全球贸易体系做出与之从中获益程度同等的贡献。这意味着中国需要大规模增加进口,严格保护知识产权。但在短期内,指望中国像特朗普政府要求的那样改变法律,或放弃当前发展模式并不现实。

  美国也应学着从中国视角出发考虑问题。有着5000年文明的中国人能意识到,急于达成协议的人,将在谈判中处于劣势;而保持耐心、显得并不急迫的人则会获得最大利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eyujin.cn/26
China 2019 - The Global Economic Outlook: View from Asia
« 上一篇 07-19
GAAS 2019 | 巅峰对话:宏观经济走势与市场影响
下一篇 » 09-21
浙ICP备18026925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4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