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财新,专栏

专栏|服务业大机遇

本文阅读 7 分钟

来源于《财新周刊》 2020年09月14日 第36期
服务业开放及公平竞争,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率,创造增长及就业机会,还将为日益壮大的中产消费者提供巨大的福利收益

文| 金刻羽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终身教授

  早在新冠疫情暴发前,在低增长、低利率环境下寻求更高收益率,就是全球经济的一大难题。过去十年绝大部分时间内,全球增长的三分之一来自中国,但随着生产率提高速度放缓、资源配置效率仍有提升空间,中国的增速也在下台阶。

  未来全球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是中国服务业以及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服务贸易。原因有三:与发达经济体服务业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70%以上相比,中国服务业占比仅为54%,仍然较低;与中国制造业两位数的生产率增速相比,中国服务业生产率增速并不高;无论对外资还是民营企业,中国不少服务业领域都依然存在显著准入壁垒。

  观察近期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可以发现,疫情对服务业造成的冲击是制造业的2倍以上。因此,在复苏的道路上,重塑服务业、促进服务贸易的机会巨大。从全球来看,服务贸易亦是增长机会。服务贸易壁垒是货物贸易壁垒的3倍,金融服务、电信、医疗领域是典型的领域。

  9月初举行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向世界发出了一个重要信号:中国开始重视服务业的开放及贸易。

  来自中国的旅游等传统服务贸易,支撑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需求。高度依赖中国消费者的连锁酒店、旅游公司和免税购物业仍然希望抓住中国百姓不断变富的风口。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中国服务业的比较优势近年已在上升,在许多服务行业都成为净出口国。

  未来服务业发展及贸易更值得关注的领域是数字化服务。在这一领域,中国拥有相对先进的基础设施,提供了一些新办法。在后新冠疫情时代,精准服务投放(Precision targeting),即针对不同企业、个人的特定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将会更有效益。

  此次疫情对不同经济主体的冲击呈现出明显异质性。汽车修理工受到的影响远大于可以远程工作的会计师,餐饮业受到的冲击远远大于电商行业。

  统一的政策措施很难满足不同经济主体明显不同的需求。一些公司面临偿付能力问题,另一些企业面临的只是流动性问题;一些企业需要延长贷款期限,另一些则可能需要减税、减租或降低利息支出。更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将提高救助效率,降低政府救助、补贴成本,更高效地防止基本面良好的企业因短期冲击破产。

  在中国,大中小型企业、消费者和来自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经济主体都已经开始向数字空间迁移。在数字化生态构建上,世界上多数地方落后于中国。覆盖交易、运营、业务收入、消费者支出、过往信用记录的大数据,为提供更精准的信贷支持、降低信贷成本、延长贷款期限、提高贷款金额创造了条件。

  这可以帮助医疗工作者获得免费的医疗保险和人寿保险补贴;让外贸公司更容易获得贸易信贷;也将帮助小微企业将业务数字化,提高运营效率,还可以获得原本难以企及的信贷。

  信息不对称是各类金融摩擦存在的根源,大数据以及基于此的精准服务投放有助于缓解这一问题。得益于金融科技进步,在一个大的数字化生态体系内,信贷分配或能更普惠,并让违约率得到控制。

  疫情期间,中国数字服务不仅帮助降低了经济金融成本,也帮助保护了生命和公共安全。云计算、健康码等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服务业发展及贸易最大的障碍仍是各类准入限制。在当前时点,金融服务业需要来自外国“鲇鱼”的竞争,医疗、教育、娱乐行业更是如此。

  促进这些领域的开放及公平竞争,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率,创造增长及就业机会,还将为日益壮大的中产消费者提供巨大的福利收益。中产阶层已不满足于必需品的消费,新的时尚是健康、生活方式和更高的生活质量。服务业的重塑和贸易将帮助正迈入中等收入社会的中国满足消费者日益挑剔的需求。

原创文章,作者:金刻羽,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eyujin.cn/78
加强内循环这三点是关键所在,应建立经济柔韧性
« 上一篇 08-10
Expert: Real decoupling is not feasible
下一篇 » 09-07
浙ICP备18026925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4000号